1. <optgroup id="x18rz"></optgroup>
        <thead id="x18rz"></thead>
        <acronym id="x18rz"><em id="x18rz"><address id="x18rz"></address></em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x18rz"><em id="x18rz"></em></acronym>
          <var id="x18rz"><output id="x18rz"></output></var>

          <sub id="x18rz"></sub>

          拆解登新國產貼片機 真空泵燒了換泵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6-11-10 16:00:15 中國汽車網

            杭州登新科技出品的簡易桌面貼片機 有兩個型號 TM220A和TM240A 是可以貼裝的面積大小不同

            我拆的是220小一點那款

            另一個壇友拆的240,相同部分我就省略啦,附上240鏈接http://bbs.mydigit.cn/read.php?tid=559081

            STM32F103VET6主控

            步進驅動A3977*6

            步進8細分

            系統電壓24V單電源

            同步輪MXL2.032mm*24齒

            每步0.03048mm

            從系統界面看應該是UCGUI的

            程序bug奇多無比,且至今沒升級

            無法設定斷點處續貼,由于各種問題(如機器真空扯瘋)造成貼片中斷,必須從頭開始,真TM贊這個設計!

            由于真空泵噪音奇大無比,真空度上不去,吸料吸不住,拆開檢修。

            故障視頻:

            http://www.tudou.com/v/9YnI7tKglfo/&%3brpid=101262876&%3bresourceId=101262876_04_05_99/v.swf

            拉針估計是登新數學不及格,12mm料槽錯位0.5-1mm導致拉料幾乎是失敗的。

            故障視頻:

            http://www.tudou.com/v/oSeUataHGKY/&%3brpid=101262876&%3bresourceId=101262876_04_05_99/v.swf

            X步進皮帶,直接用頂絲夾斷?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Y步進皮帶,螺絲張緊+頂絲?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磨出溝槽的神奇光軸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歐姆龍槽型光電開關,歸零用的。注意遮擋片和槽垂直。高手解釋一下這種是什么效果。(我記得應該平行)

            氣溫變化會影響0點偏移高達0.5mm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拉針細節:縮進去的樣子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拉針放出來:間隙比較大,能搖動0.5mm左右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電磁鐵銜鐵磨的拉針。上面有個光耦判斷是否抬起拉針,沒抬起就狂抖

            左邊光耦是X歸零,這里和Y不同,和擋板平行了,到底該垂直還是平行?X歸零準確度要比Y高一點。

            彈簧換了,原裝的磨著邊緣噪音大吵死人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之前說的12mm料帶無法拉料,仔細看一下劃痕,偏外0.5mm。但其他所有槽正常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吸嘴總成:左上是4個電磁鐵,分別控制兩路吸嘴吹氣和吸氣

            由于真空檢測漏氣造成無窮拋料所以我用硅膠密封了一下(但還是拋)

            右邊是吸嘴,杠桿結構壓下,彈簧拉起

            紅色的硅膠圈是我后來換的,原裝是黑色丁晴橡膠,3個月就已經老化斷裂

            那倆滑輪是單邊法蘭軸承,另外一邊貼了個普通平墊,和后面杠桿沒間隙,卡死就磨膠圈所以原裝的斷了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雞肋的真空檢測,雖然已經打硅膠密封過,但仍然狂拋料,大部分是拋陶瓷電容,猜測表面不平造成輕微漏氣?這靈敏度也太高了吧!拋料不是進廢料盒而是直接亂扔,經常扔到板子上短路或扔到別的槽里誤取

            雞肋的雙貼頭,根本無法同時工作。程序bug,比如1號頭上吸取的料掉了,2號頭則永遠拋料,并且永遠不會去補一顆1號頭,必須手動粘一顆在1號頭上才能解決這個bug繼續貼片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拆解下半身方法:周圍一圈螺絲擰掉,有幾顆螺絲在ic喂料器下面。直接就能掀起來,注意中間有2條排線右邊有一條光耦排線要拔掉再抬起

            右上角那顆螺絲難擰到,可以先把坦克鏈支架拆掉移動管路再拆螺絲

            氣泵是有刷電機,已經燒毀,下面是磨下來的殘渣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可愛的生銹螺絲,必然黑心拆機貨。淘寶搜了一下貌似20多元

            黑色那個是普通魚缸泵,負責吹氣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用二手就二手了唄,你用個無刷的會死?

            用有刷的就有刷了唄,你挑個不生銹沒進水的會死?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步進驅動板子側面。貼導熱膠墊到底板散熱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液晶屏后面,就是stm32啦。我不破壞面板了,看另外那個兄弟的拆解圖片

            液晶屏是 粘 到面板上的,并且貌似我這臺是個返修機,有個標簽寫了主板正常,TFT白屏,已修復

            修復了嗎,背光虛焊跟著機器抖動一閃一閃亮晶晶呵呵

            各位拆主板時切記別亂拉,液晶是粘死的,排線也是焊死的,主板無法與面板脫離!!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IC料架是塑料的,噴銀色噴漆。我還天真的以為是鋁 汗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驅動板正面,6個A3977,全部設定到8細分,兩個2576降壓(憑經驗是國產山寨2576)

            一個5V輸出到主控板,一個9V輸出到氣泵(淘寶搜到的25元泵是6V,莫非真空度不夠超頻使用?分壓電阻明顯人為改過)

            電容啥的不說了,歡迎磨機呵呵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買了個二手托馬斯無刷泵換上,聲音瞬間從拖拉機變成法拉利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各種縫隙里清理出來的拋料,50多克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電磁鐵組,已經全部用膠粘起來了,4個單閥門的電磁鐵控制兩個吸嘴的真空和吹氣

            下面兩個6腳原件是真空檢測,有漏氣后來已經用膠把周圍縫隙堵住

            若需拆下這片電路玩,切記把真空ic的焊點焊開再拆,否則會拆壞真空ic

            這個是STM8單片機+線性真空IC,只輸出高低電平給主板。準備用純運放模擬電路替換這垃圾

            附上拆電磁鐵組方法:先把管線拔了,松開X軸左邊4顆固定坦克鏈支架的螺絲,就能把坦克鏈抬起來一點。拔掉通往下面拉針電磁鐵的排線,就露出螺絲了,螺絲正好在坦克鏈支架下面一點,從機器后方擰到滑塊上的。藍真空管有倆一字螺絲擰了就能拿下。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如圖,左邊兩個是控制真空的電磁鐵,真空從左下管路進入,電磁鐵朝下彈性堵住進氣孔,激活某一吸嘴真空時接通電磁鐵吸起來,進氣孔打開

            吹氣從右下管路進入,電磁鐵朝上彈性堵住出氣孔,激活某一吸嘴吹氣時接通電磁鐵吸起來,出氣孔打開

            上層就分別把進氣出氣和真空度檢測IC每個吸嘴做成一路了

            所有電磁鐵和塑料件都粘到一起無法拆開(不過原理也簡單如上所述)

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補充幾點

            機器后面的類似串口的接口貌似是寫程序用的,但更像是SWD接口,反正無任何串口信號,發送任何信號也無反應

            要改噪音,就從真空泵下手即可,換成無刷的,做好減震和緩沖層,防止桌子搖晃可以在空位裝幾塊磚或鐵加重底座

            電容非常有必要換,否則工作時屏幕都會有輕微干擾條紋抖動

            主機底座到吸嘴的連線非常細,目測30awg,請務必極度小心否則弄斷

            腦殘的料站設計,12mm寬度不夠,一些寬點的元件如2512電阻直接卡死,必須從上面走

            機器評價:

            廠家標稱每小時4500點

            實測很勉強

            宣稱可以貼0402的封裝

            但是實際測試貼0603封裝都很勉強

            算法極其失敗,不支持斷點續貼,出錯必完蛋從頭來,之前貼的全報廢

            機械定位差,特別是Y軸

            機械精度差,特別是拉料精度差,每次開機歸零點都會有點誤差

            機器壽命短,3個月斷O圈,光軸磨損,1年燒泵,斷同步帶

            對準用的激光十字光標和貼頭實際位置有很大偏差

            拉料經常失敗

            真空檢測是雞肋 不開比較好

            開了真空檢測就會不停拋料

            而且廠家服務態度很差,出任何問題都是買家原因

            我不覺得控制算法很厲害(因為我也寫過簡單貼片機控制程序,就一M8超頻到22M都有他這效果)

          編輯: jiarui 來源:數碼之家
          0
          延伸閱讀
          a04-正文-廣告01
          超清无码毛片视频
            1. <optgroup id="x18rz"></optgroup>
                <thead id="x18rz"></thead>
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x18rz"><em id="x18rz"><address id="x18rz"></address></em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x18rz"><em id="x18rz"></em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<var id="x18rz"><output id="x18rz"></output></var>

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x18rz"></sub>